以前介绍了很多除尘的知识,本文讲的是粉尘处理补齐环境保护短板,详细介绍了浓度,环境,空气质量的问题,具体还是:《“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日前出台,成为环保领域一大盛事。然而每每雾霾来袭,人们不禁会问:我们的生态环境会好吗?雾霾何时能够根除?为
《“
十三五”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日前出台,成为环保领域一大盛事。
然而每每雾霾来袭,人们不禁会问:我们的生态环境会好吗?
雾霾何时能够根除?
为了回应人民的呼声,治理雾霾,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不少措施,出台了系列政策。
然而业内专家表示,重污染天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平时的污染也应受到各界的重视,各地应当为改善空气质量踏踏实实做些事。
国务院常务会议11月15日通过了《“
十三五”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美丽中国建设画出更加清晰的路线图。
前一阵,我国多个省市陷入雾霾的十面埋伏。
当不少城市遭遇雾霾锁城,人们不禁有这样的忧虑:我们的生态环境会好吗?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银厂表示,只有补齐生态环境保护“
短板”
,我们的发展才更有质量,人民群众才更有获得感。
“
源头控制”
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此前表示:“
中国今天的环境问题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环境污染严重、环境风险高,生态损失大。
”
对此,冯银厂教授认为,不可否认,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造成的生态损失也比较大。
2013年以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陆续出台,可以看出,国家在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现阶段的环境问题是几十年来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没有从环境承载力方面去约束经济发展造成的。
因此我国的环境污染很大程度上属于结构型污染。
以大气污染为例,是能源结构(燃煤结构)、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布局结构的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途径是“
源头控制”
,这也是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达标的根本出路。
谈到具体的应对措施,冯教授说:“
一是要尊重自然,将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南针,以资源环境承载力制定城市发展方向。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环境是大家的环境,因此,城市发展各相关部门、每个公民都对空气污染问题负有共同而没有区别的责任,参与环境保护是各相关部门和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不能一边埋怨污染一边制造污染。
谁污染,谁治理。
各生产部门制造了污染,却没有意识到治理污染也是自己分内的事,反而认为是帮环保部门的忙,这是不对的。
从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来说,改善环境自己也受益,从法律层面来说更是应尽的义务。
改善生态环境 回应群众期盼
当遭遇雾霾锁城,人们不禁忧虑:我们的生态环境会好吗?
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短板”
,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冯教授说:“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满足对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公众对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期盼就更加强烈。
但不可否认,我国过去快速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这是客观事实。
所以目前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但是转型需要时间。
”
对于近期的空气污染以及气象条件,冯教授说:“
2013年1月及2015年12月,全国出现大范围的重污染天气,根本原因是污染物排放量大,但气象条件是重要的诱因。
我们总是谈不利的气象条件,但这种不利的气象条件也许就是一种常态。
以天津为例,从气象的长期监测来看,近三四十年以来天津市的平均风速和降水是减少的。
要尊重这种自然的发展规律,我们要做的是认识这种规律,利用规律。
”
补齐生态环境保护“
短板”
,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今年与近几年同期相比,天气变化(雾霾)、空气质量方面有什么变化?
冯教授说:“
近三年来京津冀区域的空气质量整体上来讲有明显好转,以天津为例,对于燃煤、扬尘以及机动车的控制效果明显。
从PM2.5年均浓度来看,京津冀区域PM2.5年均浓度从2014年的90微克/立方米降到2015年77微克/立方米;
从重污染发生的程度来看,以前重污染发生时,PM2.5浓度是爆表的,现在重污染过程中PM2.5浓度已经降至200~300微克/立方米;
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京津冀区域2015年的达标天数比2014年上升9.6个百分点。
这几项指标都可以证明京津冀的空气质量是有好转的。
”
冯教授表示,“
十三五”
时期,我国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落到实处,打好环境保护持久战和攻坚战。
只有补齐生态环境保护“
短板”
,我们的发展才更有质量,人民群众才更有获得感。
雾、霾、大气污染不能混为一谈
“
11月16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新一轮雾霾笼罩在京津冀部分地区上空,不应该叫雾霾,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应该叫重污染。
”
冯教授认为,雾是雾,霾是霾,前者以水滴为主,而后者以小颗粒(气溶胶粒子)为主。
霾是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存在导致能见度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评价霾的主要指标是能见度,霾越重能见度越低。
大气重污染主要是指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超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浓度限值。
我们国家目前影响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颗粒物,所以通常的大气重污染主要是由颗粒物浓度较高造成的,而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是影响大气能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雾是影响大气能见度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因此,通常大气重污染时,能见度较低,霾也比较重。
为改善空气质量踏踏实实做些事
对于重污染天气的成因,冯教授认为,重污染天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平时的污染也应受到各界的重视。
冯教授说:“
一是重污染天气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年内,也始终都会出现,因为平时的污染就比较重。
二是要以平常心来对待重污染。
目前很多民众都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采取了这么多措施,依然会发生重污染?
如果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就会影响我们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导致急功近利。
”
“
重污染发生期间,气象条件往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比如说,平时大气边界层高度往往在2公里左右,相当于屋子的房顶有2公里高,颗粒物在这个2公里高的空间内的浓度大概有60~70微克/立方米。
但是重污染发生期间,边界层高度会下降至500米以下,甚至只有100到200米的高度,此时污染物排放的空间迅速压缩,污染物浓度会成倍增加,形成重污染。
也就是说,目前京津冀区域单位面积上污染物排放量足够大,现阶段,只要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条件出现,类似的重污染还会发生。
”
“
重污染天气的发生,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大是内因,气象条件是外因,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我们看到目前采取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是有效的,2015年PM2.5浓度比2014年下降了17.2%,但这不足以消除重污染,因此我们需要以平常心接受这样一种客观事实,踏踏实实做一些事情去改善空气质量。
”
冯教授说。
相信您已经了解了很多粉尘处理的相关知识,以上由粉尘处理设备厂家小编为您介绍了粉尘处理补齐环境保护短板,具体的情况,如果您还有部分不了解,或者需要了解详细的报价或者详细的设计方案,或者需要我们公司派人去您公司现场去考察测量数据,欢迎您拨打电话:0531-83270456